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发布的一则《注册商标宣告无效公告》显示,沈阳某美容公司申请的“灵添加”商标被正式宣告无效。
看到“灵添加”这三个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零添加”,这类商标被大家称为“心机商标”。
还记得前段时间,就有网友扒出来千禾酱油瓶身上印着的大大的“千禾0”居然是个注册商标,而很多人潜意识会认为这代表的是0添加。后续又有很多品牌被大家发现,都在用商标“钻空子”。
现在,商标局已经开始整治这种乱象啦。
知协查询了解到,今年7月份,商标局就已对千禾味业此前注册的“千禾0”“千禾0+”等商标予以无效裁定。一系列动作表明,商标局对误导性注册的整治正在加强。
消息传出,不少网友拍手称快。有人评论称“无耻者的通行证被没收了”,也有人直言:“当客服回复‘千禾0是注册商标’的时候,结局已经定了。”这些声音背后,是消费者对商家利用商标“打擦边球”行为长期积累的不满。
但也有网友无奈表示:“你们就笑吧,买过‘一号土猪肉’的我一点都笑不出来。”
商标的本意是区分商品来源,保证品牌的可识别性,而非成为营销误导的工具。然而现实中,却有很多商家通过商标玩“文字游戏”,诸如“有机优选”“天然甄选”等看似美好、实则含糊的商标名称层出不穷,企图通过注册成功获得“合法误导”的外衣。
根据我国《商标法》相关规定,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商品质量等特点产生误认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商标局近期的连续行动释放出明确信号:投机取巧的商标注册不再有容身之地。强化对此类商标的无效宣告,正是对法律精神的贯彻,也是对市场秩序的净化。
对企业而言,商标是品牌建设的重要基石,但品牌的长远发展必须建立在真实与诚信之上。试图通过误导性商标吸引消费者,即便一时得利,也终将面临法律和市场双重否定。真正的智慧应当用于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而非钻营规则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