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了《电子商务平台协助查处商标侵权案件规定(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持续扩大,电子商务领域商标侵权问题日益受到企业和消费者关注。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加大商标侵权案件查办力度。今年前三季度共查办商标等知识产权违法案件2.7万件,涉案金额4.68亿元,向司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742件。

征求意见稿明确了电商平台经营者协助市场监管部门查处商标侵权案件的具体措施,主要有四方面内容:
一是对于已有证据能够初步证明商标侵权行为存在的,市场监管部门可以通报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告知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依法采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二是对于当事网店经营者地址信息不实,无法取得联系的,市场监管部门应当通知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对当事商铺和商品信息置顶位置进行显著标记,并通知当事网店经营者如实提供相关信息和配合市场监管部门调查。
三是对于相关违法案件涉及多个地区的,规定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管辖权限与协查要求。
四是强调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违反相关规定,构成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由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查处。
近年来,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相关法规的完善,各级执法部门对商标侵权行为的查处力度持续加大,打击范围更广、处罚标准更高。尤其在电商领域,平台对侵权商品的识别与处罚机制也日趋严格。
在此背景下,广大电商卖家必须高度重视品牌保护,将商标注册提上日程。我们强烈建议:早日布局,为自有品牌申请注册商标,避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侵权他人已注册商标;同时,主动排查在售商品,杜绝任何“搭便车”、“傍名牌”的侥幸心理。唯有尊重知识产权,规范经营,方能行稳致远。








